中新社北京1月10日電萬利多製冰機 題:誰來監管跨國公司食品安全?
  中新長灘島社記者 石岩
  以企業高層正式致歉為標誌,跨國巨頭沃爾瑪“掛驢頭賣狐小分子褐藻醣膠肉”似告一段落。但沃爾瑪在道歉同時的喊冤,卻讓人心頭多少有些彆扭。這聲喊冤,喊出了跨國公司的投機與傲慢,亦埋下了沃爾瑪下次“犯事兒”的伏筆。
  翻開沃爾瑪的“案底”便不難發現,本次“狐狸肉事件”並非個案,其相關負責人已多次被有關部門約談。去年5月,沃爾瑪在廣西一家超市被曝用usb過期雞蛋製作麵包。同年8月,沃爾瑪又因在食品加熱過程中使用違規塑料一事,負責人被北京海澱區工商分局約談。更早時候的2011年,沃爾瑪重慶店更是被曝以普通豬肉冒充“綠色豬肉”,被有關部門施以重罰。
  “盛名”之下,沃爾瑪還有喊冤的底氣,蓋因涉案狐狸肉的供應商為濟南某公司,而非如此前幾次自己“親力所為”。但正如濟南省食藥監局指出的,沃爾瑪莊臣一點都不冤。作為食品經營者,對所經營產品進行檢驗是沃爾瑪應盡的法定責任。此外,沃爾瑪在既有進貨查驗制度上沒有落實到位,亦是不爭的事實。
  “沃爾瑪式道歉”的背後,是一些跨國公司“吃定”地方政府不會勒令其歇業的“自信”,而這份自信的土壤,並非是什麼“複雜的中國食品安全環境”,而是一度缺乏對跨國零售企業的約束力的中國制度環境。
  眾所周知,發達經濟體普遍對食品安全實行嚴格的監管,如鑒於大型連鎖經營零售企業執行統一的採購流程與標準,一些國家不惜實施“連坐制”(一個分公司出問題,即認定母公司及所有分公司均存在同類問題,一併予以處罰)。相形之下,中國城市,尤其是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則競相以優惠政策招商引資,沃爾瑪這類跨國企業則是這些城市的重點爭取對象。爭取到跨國公司的數量,一時間成為很多地方政府的“軟實力”象徵,在此情形下,這些“驕子”們一旦“犯事兒”,便難以指望能得到地方政府的相應懲罰,更別提有“關門”之憂。
  如果說沃爾瑪等跨國企業是號準了地方政府這一“脈門”才有屢教不改的底氣,那麼有理由說,這一“好景”註定不長。隨著中國法制進程的不斷完善及官員考核體制的與時俱進,地方政府執法過程中的“內外有別”終將退出歷史舞臺,取而代之的,將是更加嚴格乃至嚴苛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,這是國際慣例,亦是對國人最大的負責任。
  與此同時,隨著跨國企業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發,國人盲目推崇國外品牌的心理也正在逐漸逆轉。“人人心裡有桿秤”,有哪家企業敢冒天下之大不韙,拿食品安全這一“天大的事”開玩笑,多了更多選項的民眾終將“用腳投票”,讓這些企業悔之莫及。
  近年來,中國政府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同時,適時調整了外資政策,由一味講求數量轉為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。在此情形下,跨國企業膽敢投機鑽營犧牲質量信譽,勢必付出不可輓回的代價。(完)  (原標題:評論:誰來監管跨國公司食品安全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sdafuzw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